走過大稻埕的世紀風華
尋回台灣人的懷舊情感
感謝Rosella的愛心分享! 四張1500的門票耶~~~
而且是6/17周日晚場壓軸的閉幕場,當晚真是冠蓋雲集!
呵呵....機會難得,晚上就當個孝子,載著老媽,阿媽一起去回味這被遺忘的時光,台灣共同的記憶......
哇~~~這場聽說來了不少大人物,君不見媲美星光大道的紅地毯,兩側簇擁著接待人員,媒體、攝影機、鎂光燈的陣仗也頗可觀,原來這場壓軸,永齡基金會董事長郭曉玲邀請公益團體和藝文人士,一起走紅地毯參加閉幕,雖然郭台銘臨時在中國北京有事不能出席,但企業長輩像是奇美創辦人許文龍,還有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夫婦,倒是都到場為郭曉玲打氣。
新婚後的郭曉玲,愈顯得成熟大器,儘管父親沒來,老公曹斯杰也因在上海工作沒出席,但她致力永齡基金會的公益,連企業界的長輩都很捧場支持,特別在閉幕式致詞、頒獎與總結時都顯得大方得體,一席黑色洋裝也搶盡風采!
嗯....好多大人物喔~~~
哪天我才能坐在曉玲旁邊....週遭還有鴻海一級主管一字排開!
真希望郭董也來!
四月望雨,其實是路寒袖將台語歌謠之父鄧雨賢的四首經典作品「四季紅」、「月夜愁」、「望春風」以及「雨夜花」,各取一個字出來,加以排列組合,並以此為名。而四首音樂又恰好代表「喜悅」、「哀愁」、「希望」、「破滅」四種情調。本劇在描敘「一個夢想、希望、破滅與重生的故事」,用意即在表現這種柔軟而堅韌的精神。台灣人民堅強,但絕不霸道,需要世人更多的瞭解與關愛。
音樂以鄧雨賢幾首膾炙人口的台灣歌謠為主軸,加上許多新創作歌曲,融合在一起時顯得自然、和諧,主要語言照比重的話是台語(一般人物的對話、歌曲)、客語(鄧家人的對話、歌曲)日語(日本軍歌)以及國語.....。這就是台灣的文化,這麼多種不同的語言可以融合在一起不顯尷尬.....
可是呢.....劇中鄧雨賢的好友陳君玉董事長出場,台詞中有著日文夾台語的趣味及驚奇,令全場觀眾禁不住莞爾,雖然讓大家增添輕鬆愉快的笑聲,但我總覺得有些不習慣.....我想,如果一句對白要用台語就全部台語,要用日語就都用日語,台日夾雜之下,略顯突兀....anyway,僅是個人觀感,對於一部高質感的經典音樂劇而言,這點小問題瑕不掩瑜!
演員都是大風老班底,精湛的唱功不用贅述
鄧雨賢的(江翊睿)、純純(洪瑞襄 )、陳君玉(程伯仁)....
裡面幾乎所有的演員要用兩種以上的語言表演,難度很高,在這種情況下,還可以表現的這麼自然真的很難得!
最後一慕最讓我感動,鍾有妹(鄧雨賢的老婆 張世珮 飾)客語發音,發音咬字音色之精準,詮釋客家女性"丈夫是天"的心境十分深刻.....撼動人心!
最後鄧雨賢病逝在妻子懷裡,享年僅三十九歲,鍾有妹的歌聲詮釋這令人動容的最後一慕......
「感謝你喊我 每一聲
感謝你煮的 每一餐
感謝你養育 每一胎
感謝你陪我 每一日
.......
一個人是半圓
尋有好姻緣 哪成一團圓
.......
看你幸福 我心滿意足......」
嗯~~~
為戲感動 為歌聲感動 為走入劇院看戲的阿公阿媽感動!
更為這音樂劇唱的是台灣的語言而感動!
從這部戲中,觀眾將隨劇情穿越時空,重新領略那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時空,交流已逝前人的心聲與感情,從他們的故事觀照自己!
精緻的編曲與演唱,重現部份鄧雨賢的歌樂!(大風劇場的音樂好像沒有不好聽的!)
首席歌后洪瑞襄領銜,自從上次聽過她主演的《世紀回眸宋美齡》音樂劇,就讓我愛上她如清泉般輕盈的聲音,發自於內心的深刻詮釋每一首婉約的旋律,舞台上總是那麼亮麗動人,變化萬千!真是個才貌兼具的專業演員!
謝謝大風給予我一個愉快又震撼的美好夜晚,連我高齡90歲的阿媽也欣賞的津津有味,受過日本教育的她,這齣戲帶領她回到年輕的歲月,早年爺爺也當過日本軍夫,可惜爺爺不在了,不然他們一起來見證台北城在大時代下的歷史痕跡,一定很有感觸!
聽著她輕聲跟唱一曲接著一曲熟悉的旋律.......
劇中的片段場景讓阿公阿媽們找到記憶中的一塊拼圖,喚醒許多珍貴的回憶!
看完戲已經晚上十一點了,平時九點半睡覺的阿媽難得這麼晚還在外面,真辛苦你了! 還好精神還顯得不錯,應該是看戲看得開心吧! 趁著美好的夜色逛逛101的夜景也不錯!
「呵呵....真的不累嗎...沒問題!下次帶你上去101頂樓看夜景!」
★ 延伸閱讀:關於《四月望雨》音樂劇
★ 延伸閱讀:台灣咁仔店/台灣歌謠臉譜/《台灣近代歌謠之父鄧雨賢(1906-1944)》
大風劇場的最新力作!【四月望雨】台語經典音樂劇重現30年代的台灣味,一部展現「正港台灣故事、台灣歌、台灣情」的台語音樂劇,取材傳統卻創新前瞻,以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的故事及創作曲所改編的音樂劇;主角傳奇的音樂貢獻為主軸,加上感人的故事貫穿全劇,創造出獨特的台灣版音樂劇。
「雨夜花雨夜花 受風雨 吹落地 無人看見每日怨嗟 花謝落土不再回」...
這首 《雨夜花》在三十年代的台灣,可說是流傳最廣、最具代表性的台灣歌謠,甚至在海外曾被僑胞當成「第二國歌」般演唱。然而令人吃驚的是,這些歌謠雖如此普及,卻極少人知道它們是何人所創作,是何種時代背景之下所寫的?
十月份會加演!記得要去聽喔~~~
留言列表